星辰天龙sf:意總理府警官與巡警發生沖突 涉嫌恐嚇遭檢方公訴
- 時間:
- 瀏覽:245537
- 來源:天龍八部sf一條龍
華龍網-新重慶客戶端10月17日20時訊
記者 連肖
敢讓高山低頭,敢讓河水讓路。
10月17日,第七個國家扶貧日。
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,重慶市3人1集體獲獎!
重慶市脫貧攻堅表彰大會在渝召開,50個先進集體、100個先進個人獲表彰!
山奏扶貧曲,江頌赤子心。
獲獎名單上的每個人,都是脫貧攻堅路上的英雄!脫貧路上的每一個面孔,都應被銘記——
重慶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村主任毛相林。華龍網-新重慶客戶端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
毛相林
守住天路光火,開辟致富大道
——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“奮進獎”
他帶領村民,用7年時間在絕壁上摳出8公里天路,全村幾乎與世隔絕的歷史被改寫!
他15年摸爬,帶領巫山縣最窮的村一步步蹚出致富路!
他就是重慶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村主任——毛相林。
2019年,下莊人均可支配收入1.2萬多元,這可是20年前的40多倍!
守住天路光火,開辟致富大道——毛相林擔任村干部43年,無愧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榜樣楷模!
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坪壩村第一書記韋永勝。華龍網-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陳洋 攝
韋永勝
志在拔窮根,青山印足跡
——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“創新獎”
他出身教師、言語斯文、舉止一派“書生”氣。
他主動請纓,在窮山僻壤一干三年,帶領全村拔窮根、換窮業。
他就是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坪壩村第一書記——韋永勝。
他創新“三三聯動”黨建扶貧,拔思想“窮根”,激勵坪壩村的黨員干部時時沖在前,事事當模范。他在村里開辦“四點半課堂”,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作業輔導、心里輔導等問題。
志在拔窮根,青山印足跡——韋永勝用心、用情、用知識,為大山送去“致富經”。
金科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思海。受訪者供圖
蔣思海
溫暖捐助,愛留山間
——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“奉獻獎”
他的企業,22年來累計公益投入及捐贈超過17億,向國家貧困縣投資超300億。
他的善意,惠及困難家庭10萬戶,貧困大學生2100多名、留守兒童2000多名、孤寡老人1100多名。
他就是金科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——蔣思海。
溫暖捐助,愛留山間——他用運營的思維推動扶貧項目,充分考慮產出效益和可持續,群眾增收有保障,扶貧產業能持續。
臍橙中心專家在奉節縣硯瓦村開展臍橙種植指導,這是奉節縣“四訪工作法”的舉措之一。受訪者供圖
重慶市奉節縣
遍訪千家萬戶,共赴小康之路
——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“組織創新獎”
“干部走訪、教師家訪、醫生巡防、農技隨訪”——這是重慶市奉節縣的“四訪工作法”。
干部走訪,訪出干群好關系;教師家訪,訪出寒門好學生;醫生巡訪,訪出病患好身體;農技隨訪,訪出百姓好日子。
這套工作法,引領奉節縣四大領域約2萬名人才下沉基層,走村入戶,為鄉親們排憂解難。其將扶貧施策對準靶心,深貧堡壘層層擊破!
奉節縣扶貧辦主任向城鋼。華龍網-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
向成鋼
在扶貧路上閃耀初心
——2020年重慶市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
“流血流汗不留遺,任勞任怨不認輸?!?/p>
奉節縣扶貧辦主任向城鋼在先進事跡報告會上稱,2019年7月,奉節縣摘掉“貧困帽”,許多困難群眾在大門上插上小紅旗,奉節全縣呈現出“過關如過節、迎檢當迎親”的喜慶氛圍。
這些年,奉節縣扶貧干部咬定青山戰貧困,貧困群眾住上安全房、喝上干凈水、促進產業興、走上致富路!
重慶石柱縣中益鄉的黨委書記譚雪峰。華龍網-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
譚雪峰
一起跑出幸福生活
——2020年重慶市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
“三年前的中益鄉,是貧中之貧,堅中之堅?!?/p>
重慶石柱縣中益鄉黨委書記譚雪峰說,按照“四個深度發力”的要求,他們沖破傳統產業制約,種中藥材、種經果木、招商引資辦廠;他們破除陳舊觀念的束縛,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、辦農家樂、搞智能化養蜂。鄉親們富裕起來!
中益鄉各項惠民政策,件件落在村民心坎上。中益鄉坪壩村的獨居老人馬世華,生病有干部悉心照料,日常有人幫忙做家務,他感動地說:“扶貧政策給我送來個好兒子!”
“只要我們多勤快,不愁吃來不愁穿?!薄短柍鰜硐惭笱蟆犯柙~中的愿景,在中益鄉已變成現實!
“背包書記”田杰。華龍網-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
田杰
背包不離肩,肩負起村民致富希望
——2020年重慶市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
背包里,背著扶貧論述和政策,背著工作筆記,背著“扶貧方案”,背著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責任和決心,背著村民脫貧致富的希望!
他就是“背包書記”——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科研處干部,駐黔江區金溪鎮長春村第一書記。
在他的帶領下,長春村51戶貧困人口全部脫貧,1600畝撂荒地變為產業基地,村黨支部從“后進”變“先進”……
重慶市城口縣掛職副縣長李建成。華龍網-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
李建成
跨越千里,為了大山深處的親人
——2020年重慶市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
李建成來自山東革命老區沂蒙革命老區臨沂市,2017年到重慶城口縣掛職副縣長。
在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下,李建成“穿針引線”,促進臨沂、城口兩地的產業合作、教育對接幫扶、醫院結對共建,形成“1+N”多層次結對幫扶機制。
今年2月,城口縣順利“摘帽”國家級貧困縣。臨沂幫助城口建設的花菇產業覆蓋整個修齊鎮,城口建起“沂蒙特產館”,臨沂建起“城口秦巴韻生活館”,兩個“兄弟”城市親如一家。
重慶市豐都縣十直鎮秦榜溝村脫貧戶付體碧。華龍網-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
付體碧
心甜命不苦,奮斗有幸福
——2020年重慶市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
她從小命苦。兒時,媽媽丟下三姐弟遠走他鄉;婚后,女兒得了腦膜炎,老公在工地受傷致殘……她一個女人,扛起一個家太難了!
“我橫下一條心,只要肯干,就有活路!”重慶市豐都縣十直鎮秦榜溝村脫貧戶付體碧說,她喂豬、養牛,別人不種的田她都撿起來種。在扶貧干部的幫助下,她家修整了房子,辦了醫保和助學貸款,還貸款3萬元養起肉牛。
“2016年我們就脫貧銷號了,現在的日子越過越紅火!”
(如果您有新聞線索,歡迎向我們報料,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。報料微信:hualongbaoliao,報料QQ:3401582423。)